童金旺太极

全国热线服务:0371-58527118 0371-58527128

拳理 | 开展紧凑乃缜密
2022.02.22

微信图片_20220221174114.jpg

    “开展”和“紧凑”出自太极拳经中“开展紧凑乃缜密”一句,拳论中还有“先求开展,后求紧凑,乃可臻于缜密矣”的提法。是指在拳架和推手练习时,由开展到紧凑、再到缜密的一个逐步过渡、逐渐提高的锻炼过程。

     开展与紧凑的第一层含义是“先有开展,后有紧凑,以达到缜密”,简而言之,我们需要把握开张和紧凑的先后顺序,不能将其颠倒。
    拳架的练习“先有开展,后有紧凑”,准确地说,“开展”与“紧凑”并不是指拳架的大小,实际上是指全身肢体放长的幅度。  


微信图片_20220221174216.jpg




    “先有开展”是指在初级阶段采取大开大合的练习方法,身法尽量放大,四大节八小节的旋转幅度放大,以求将拳架练得完整、细致、浑圆,这是太极拳的“大圈”练习阶段。
    这一阶段的练习内容主要偏重于形体的锻炼,通过对拔拉伸、抻筋拔骨,尽早达到放松身体的要求,提高全身筋骨和关节的运转能力和灵活性,以锻炼出太极拳所需的身体弹性。
    “后有紧凑”则是指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、动作能够正确体现“完整、细致、浑圆”的锻炼要领的前提下,逐步提高到能以较小的身法和较小的关节旋转幅度来练习拳架。这是太极拳的“小圈”练习阶段。
    这一提高阶段还要逐步增加身体内部运转的练习内容,以求达到“内外相合”的要求。通过在“大圈中求小圈”的锻炼,逐步做到周身一家、内外一气,“乃可臻于缜密矣”。

微信图片_20220221174408.jpg



      拳论上说,“筋骨要松”,只有以大开大合的方式锻炼身体的筋骨和关节,才能为“节节贯串”打好基础。作为一门运用身体进行搏斗的技术,太极拳的练习者如果不能先在筋骨的层次自如地运用身体技能,就更谈不上进一步发挥太极拳超乎拳脚之上的妙用。
    习练者只有经过大开大合的锻炼阶段,做到丹田与胯裆带动全身、身随步动,做到外开内紧、外方内圆、上下左右前后周身照应,才算掌握基本要领,才有可能从“大圈”逐步过渡到“小圈”。
    太极拳“先有开展,后有紧凑”的锻炼过程,就好比练书法,正确的顺序是先练大字、后练小字,通过大字练习来掌握笔法中“起、承、转、折”等细节功夫,到练写小字的时候才能意到笔到,小中见大,具有开展的气魄。
    这样的学习顺序才比较容易见效,基础才比较扎实。   

微信图片_20220221174512.jpg

    推手的运用“先有开展,后有紧凑” 就推手的应用而言,“先求开展,后求紧凑”是由“大圈”运化向“小圈”运化的提高过程,是外形和关节的大幅度运化逐步向小幅度运化的转变过程。

    初学者在推手时多数是以身体的梢节运化对手,运化的幅度较大,即使想收小运化幅度也难以做到。这就是推手中的“开展”阶段、“大圈”阶段。只有做到“内外相合、周身完整”时,才有可能以腰、胯、膀等身体的根节运化对手,从而实现小幅度的运化,这就是推手中的“紧凑”阶段、“小圈”阶段。
    从“小圈”的功夫阶段向前发展,太极拳的运用是要做到“以点运化”,达到轻灵、虚无的“缜密”境界。“开展”是功夫进程的基础和初级成就,“紧凑”则是功夫进程的提高和高级阶段,两者都是太极拳“缜密”的更高境界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