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探寻太极之精髓,弘扬太极文化,传承太极精神,发扬太极品德,共创太极未来,这是每一个太极拳传承者的心愿,也是我们的宗旨。
“术”指技艺、技术,太极是拳艺,也是拳术。这个“术”要掌握好,就必须尊“法”。
“法”是“术”的规矩,学“术”必先学法、尊法、依法,按规矩、按老师传授的去练,决不能浅尝辄止。要真正学好、学成,还要向前辈学习,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”博采众长,融会贯通,孜孜以求,才能达到游刃有余。
“理”,即拳理。拳理是从古到今的习拳经验的总结,理论是“术”和“法”的剖析和提炼,是“道”的客观反映,是继承传统武术的精髓和准则,对今人习拳实践具有绝对性的规范作用。
“道”是天理、是大道。它在中国哲学中,是“终极真理”,老子说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”意思是万物由道而生。道生太极,太极生阴阳,阴阳生三才即天地人,继而生万物。太极由道而生,那么作为太极拳就必须寻道、尊道、行大道之理,这是习练太极拳的根本和最终目标。
“万法归一,道法自然”。武术来源于生活,所以我们练武术,依道而行,仍然要回归于自然。所谓“练理不练力,练本不练标,练身不练招”。何为“理”?何为“本”?为什么要这样练?拳友们学习拳理,一定要领悟它这些“道”理,那样你才能收获更多惊喜。拳理强调“转关过节,须留意”,每见数年纯功,为人所制。双重之病未悟而没有“虚与实”的变化又怎么能“进退须有转换。往覆须有折叠”呢?这是产生“圆”的关键所在,没有这些,就没有:“阴与阳”。也就是说,不能称为太极拳。拳理的每个字都很真切,它还让我们领悟其中的真谛,“渐至从心所欲”。
太极拳作为一种集强身、防身、健体为一体的技击技术,科学合理的把人体各个部位有机地分工,同时合成为一个整体,同时把技击技术也提高到了一种包含哲理文化的层面。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,同时也正是太极拳的魅力所在。我们习武之人应该准确地掌握和利用规则,而且不要把拳理人为地复杂化。
读懂拳理只是“心知”,做到了才是“身知”。“功夫”就是要把一个准确动作的要求,经过千锤百炼,养成习惯。所谓“习惯成为自然”,那就是身知。习武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,必须严格按拳理去做,这个理就是“法”,就是利用准确的方法,去养成准确的习惯,形成自然,这也就是“道”。
“道与理”是相互结合,也是各自独立的。如果能把它们自然地统一了,你就会明白—“人法地、地法天、天法道、道法自然”,同时也会明白—“武者之理,人者之道”,最终会做到—“虽变化万端,而理惟一贯”。太极拳衍生于道,道是对自然的顺应,顺应自然才能使人类的一切欲求实现并和谐发展。这就是说,太极拳的至高境界,不仅仅是单纯的修炼形体力感和技巧等技术层面的,它也不仅仅是循规蹈矩的,尊师效法的。而是在个人学识、胸襟、品格、修养、审美等的基础上,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、悟性和才能,真诚地去探索、认识、理解符合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运行规律,创造人类智慧与自然相契合的硕果和美的艺术结晶。拳法也好,拳理也好,都必须顺其自然,妙合自然,自然才是太极拳的依归。只有合于道,才是珍品,才是最高境界。